取消老人免费乘车政策 代表:高峰期老人乘车存隐患
摘要: 对老年人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给以优惠,是各地在老年优待政策中的普遍做法。实际操作中,老年人乘坐公交、地铁能否简化为只出示老年优待证即可免费乘坐,外地来陕的老年人是不是也能享受同等免费?对老年人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给以优惠,是各地在老年优待政策中的普遍做法。实际操作中,老年人乘坐公交、地铁能否简化为只出示老年优待证即可免费乘坐,外地来陕的老年人是不是也能享受同等免费?
昨日上午,我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办法立法听证会在省人大召开,来自退休干部、农民、退休职工、失独家庭、公交、地铁等领域的16名听证陈述人先后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建议。
不少人赞同使用IC卡
“请大家围绕着今天的听证事项,发言的时候开门见山、简明扼要、直述观点。”
“我认为老年人乘车实行IC卡为好,还有,能不能在老年人乘车使用的 IC卡上加上家庭地址和电话, 并且在省内旅游时能起到身份证的作用,这样既可减少丢失身份证的概率,也可减少遇见突发事情的很多麻烦。”
西安市旅游局退休干部李兵今年72岁,接着主持人省人大法制委员会主任委员、常委会法工委主任屈方方的话茬,他第一个陈述了自己的观点,赞同使用 IC 卡,而不是老年优待证作为免费乘车凭证。紧随李兵之后的发言中,不少听证陈述人与他看法一致,但也有人支持使用“老年优待证”。
IC卡使用克服了老问题 降低了投诉量
到底 IC 卡和老年优待证在使用中有何不同?西安公交总公司副总经理翟长卫说,制定 IC 卡这个政策,是公交系统经过很长一个周期的实验和实践所得出的结论。“西安市在2010年10月份以前,实行的就是老年人持老年优待证免费乘车,但这个方 法在实践的三四年中,暴露出很多问题。”
首要一个就是验证时间非常长,特别是在早晚高峰的阶段,驾驶员一个一个看证,耗费时间长,影响运输效率,造成车辆滞留拥堵。还包括容易引起纠纷和不便于数据统计的准确性和财政补贴到位两方面。而IC卡从2010年10月开始实行至今,克服了这些老问题。
根据统计,截至上个月底,西安市共办理老年人免费乘车 IC 卡29万张,平均每天有13.5万老年人使用该卡乘车,因为乘车便捷了,相关方面的投诉量也降了下来,“因为有刷卡信息,也便于我们和财政部门准确算账, 以及更好地为老年人服务。”持证不能直接进站要登记走边门IC 卡作为凭证的优势同样体现在地铁上。
听证陈述人卢剑鸿来自西安市地下铁路有限责任公司,是运营分公司的企业发展部部长,他介绍,除了统计数据不便,眼下老年人持优待证,在地铁站是不能直接进 站的,“需要到票亭登记,然后从边门进站,这其中就存在找票亭排队等候和识别证件慢等问题,远不如使用 IC 卡刷卡进站方便。”
老年IC卡能坐车能旅游能支付
除了作为凭证的使命, IC卡还 能提供更好地服务,这个效果已经开始体现。翟长卫说,每年公交总公司通过 IC 卡信息找回来的走失老人就超过了百人。将来我们可以为老年人统一做一个卡,这个卡不仅可以坐公交还可以旅游,还可以进行小额的支付。
翟长卫表示:“把老年优待证转换为公交 IC 卡不是人为的设置障碍,是更好的有利于服务老年人。”
免费乘车问题多应该取消
现场,除探讨用“IC卡”还是老年优待证合适,有听证陈述人提出了“第三种”建议:取消老年人免费乘车规定。
“可以效仿陕西省发放高龄补贴的模式,制定相关的政策,给予60周岁或者65周岁以上老年人一定的金额补贴,而且发放的每一个老年人实行普惠政策。”汉中 市老年学会常务理事司怀儒代表老年学会参加此次听证会。他的建议得到了来自宝鸡市岐山县益店镇张侯村的王让梨的当场赞同,“免费乘车卡虽然是对老年人的关 怀,但实际上还含了一个鼓励老人出行这么一个因素。常看到生活中有些老人为了到两站路以外买便宜菜,即便本身身体不好,也硬要挤公交车,如果把这个取消, 他就不会为了省这么点钱乘坐公交车,而且减少了交通压力和安全隐患。”外地老年人应享受免费
“对外地老年人应该给予本地老年人同等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待遇,因为这是社会发展的趋势和必然,现在不优惠,迟早要优惠,更何况在外省有的城市已经这样做 了。”外地老年人在陕乘车该不该享受免费?李兵的观点代表了多数人的心声。陈述中,所有听证陈述人对于这一项内容都持肯定态度。
翟长卫回应,省内异地老年人在西安办 IC 卡需要老年优待证和西安市暂住证。至于外省老年人,他帮助人们打开了思路,“我们可以给他办理次卡,在这里的时间可以刷卡,一旦次数使用完、人离开陕西, IC卡就会自动锁死, 这个在技术上是不难的。”
看看这些建议你同意哪些
听证中,人们还就“空巢”老人等养老实际问题提出了系列建议。对于这些建议,主持人屈方方回应,省人大相关部门会认真采纳、吸收,以此为参考,认真研究修 改草案。“包括今天听证会大家的听证意见,我们会后会进一步整理,把大家听证意见印一个汇编,而且最后也要作为这部立法归档。
老年人购买火车票尽量照顾到下铺
李兵建议,对老年人群的优惠措施能更细一点。比如,医院为前往看病的70岁以上老人设立绿色通道,铁路系统遇到老年人购票能尽量照顾到下铺。而对于“空巢”老人,则建议建立定期电话联系走访制度,如果相关联系网、政府人力不足,可组织老年志愿者。
在村委会中增设一名老年代表协调赡养矛盾
王让梨建议,在村民委员会组织成员中,增设一名老年代表做该村的老年工作,“年龄应该在60至75岁之间,身体硬朗、为人正直、办事公道。为了工作方便,最好让其担任委员会副主任,也可以考虑为其报销电话费,以便经常联系赡养人和被赡养人。”
针对失独家庭群体建立单独的医保制度
杜战良是商洛市商州区生产资料公司退休职工,作为失独家庭代表发言。他建议我省在对失独家庭实施城市60岁以上每人每月1000元、农村每月800元基础 上,适当提高生活补助;在城乡居民医保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之外,构建针对失独家庭群体的单独的医保制度,提高医疗补助,“使他们重病时有人签字,住院期间 有人照料。”
政府成立养老账户从子女工资中扣除养老金
邱增海是铜川市耀州区邻德日间照料中心主任,他建议政府成立一个“空巢”老人的养老账户,从打工的子女工资中把这个钱扣除出来,然后打入其父母的养老金账户,“这样对子女就有强制性,否则一旦子女不赡养老人,还要老人养着,就本末倒置了。”
签订赡养协议儿女必须向村上汇报赡养计划
刘强是安康市汉滨区五里镇龙头村党支部书记,关于空巢老人赡养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他建议,除了对不赡养老人和虐待老人的要加大处罚力度等,还要由镇村老年 协会监督落实签订家庭赡养协议。“空巢”老人的儿女必须要给村上汇报一下对老年人的安排计划,还要留足老年人的赡养医疗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