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节的礼物 国产二价宫颈癌疫苗

新浪陕西
关注女人作为社会中不可忽视的群体,不仅仅要受到家庭与工作的困扰还受到妇科疾病干扰。导致妇科病的困扰,最常见的就是妇科炎症在高强度的生活工作压力下女性患病几率也大大提升,比如:宫颈癌、不孕不育、宫寒、痛经、月经不调、宫血(崩漏)、乳腺癌、卵巢癌、盆腔炎、盆腔积液及包块、阴道炎等。
全球女性健康数据
女性问题若不科学对待,及时治疗,你知道有多严重吗?
世界卫生组织(WHO)与全球女性健康危机报告:全球近10亿女性面临卵巢危机,卵巢早衰,已经呈现出低龄化趋势,平均26分钟就有一位女性因妇科疾病死亡。
“2018 年全球癌症统计数据”报告表明,宫颈癌在全球女性肿瘤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第四,在发展中国家女性肿瘤发病率中居第二,也是发病率和死亡率上升最快的一种,仅次于乳腺癌。
在中国,每年约有13万新发病例,占世界宫颈癌新发病例总数的28%,在全球范围内,平均每1分钟即检查出1例,每2分钟就有1名女性死于宫颈癌,而99.7%的宫颈癌都是HPV(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所引起的。
2020年,全球194个国家第一次共同承诺消除一种癌症,这种癌症就是宫颈癌。为有效预防宫颈癌的发生,到2030年,全球90%的女孩要在15岁之前完成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接种。
那么我们是否足够重视15岁以下青少年接种HPV疫苗了呢?
2019年的一项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中心发起的研究表明,中国大陆青少年家长对HPV和HPV疫苗的知晓率仅为28.21%和18.91%,相比部分发达国家以及中国港澳台地区均较低。
中国宫颈癌发病呈年轻化趋势
中国医学科学院2012年发表的一项大规模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女性初次性行为年龄呈年轻化趋势,15岁后发生性行为的比例快速上升,有研究显示,性行为年龄提前至15.4岁。

中国城乡15-19岁、20-24岁女性性行为人口比例
尽管性活跃人群中青少年仅占约25%,但约50%的性传播疾病发生在该年龄段。在过去的30年间,我国≤35岁年轻女性在宫颈癌患者所占比例逐年上升。中国最小的宫颈癌患者仅15岁。
由于现有的宫颈癌疫苗(HPV疫苗)是预防性疫苗,仅能有效预防未发生的感染,不能清除已有的感染或治疗HPV相关疾病。在首次性行为前接种HPV疫苗,就能最大程度地阻断HPV传播。

接种年龄越小获益越高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有力表明了,青少年接种HPV疫苗能有效降低宫颈癌发病率:瑞典167万女性2007年陆续实施HPV疫苗接种,与未接种疫苗相比,17岁前接种HPV疫苗可减少88%的侵袭性宫颈癌;18-30岁接种可减少53%。
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是导致宫颈癌的必要因素
并不是所有的HPV病毒都会导致宫颈癌。HPV病毒有200多种类型,临床上根据致癌性的不同可分为高危型和低危型。研究表明,感染高危型HPV与宫颈癌的发生高度相关。

在中国84.5%的宫颈癌由高危型HPV16/18病毒引起,因此,能够有效预防HPV16/18型病毒持续感染或能减少84.5%的宫颈癌发病风险。
根据2017年WHO立场文件,从公共卫生角度而言,二价、四价和九价HPV疫苗在预防HPV16/18型相关的宫颈癌方面可以提供相同的免疫原性和保护效力。盲目的追求昂贵的疫苗,盲目的排斥某些疫苗都是不可取的。HPV疫苗能约上哪个打哪个,越早越小接种效果越好。
青少年如何选择疫苗
从HPV疫苗适用年龄来看,九价仅适用于 16-26 岁,而二价和四价适用于 9-45 岁。9-14岁的青少年可选择接种二价或四价疫苗,其中国产二价疫苗全程仅需2针,进口二价、四价疫苗全程接种需3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