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陕西 品牌

陕西奶山羊溯源:是17世纪从欧洲来到陕西的吗?

新浪陕西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羊奶如今已走进千家万户,成为人们日常饮食的一部分。消费者普遍认识到羊奶的诸多益处:其分子颗粒小,易于消化吸收;不含乳糖,适合乳糖不耐受人群;富含多种活性生物成分,尤其适合老年人饮用。然而,关于陕西奶山羊产业的前世今生,许多人却知之甚少。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陕西,作为中国奶业大省,更是羊乳产业的领头羊。全省现有乳品加工厂56家,其中40多家涉足羊奶粉生产,设计年产能超过100万吨。全省奶山羊存栏量达280万只,占全国总量的65%;年产生鲜羊奶70万吨,占全国羊奶产量的70%以上;加工羊奶制品12.9万吨,占全国羊奶粉总产量的90%以上。羊乳制品年销售额突破100亿元,全产业链产值高达280亿元。如今,市场上每售出10罐羊奶粉,其中8罐便来自陕西。

陕西奶山羊的历史源远流长。从古代到近代,这片土地上一直有饲养奶羊(土羊)的传统。我国古代饮用羊奶的间接证据众多,表明古人早已开始饮用羊奶。汉代甘肃武威医简记载羊乳可治“干渴症”;唐代孙思邈《千金方》中用羊乳疗“虚劳”;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亦载“羊乳甘温……润心肺”等功效。然而,现代意义上的奶山羊产业,普遍认为始于1937年西北农学院从加拿大引入瑞士萨能羊32只(见《西北农学院史》)。但国外传教士为解决自身乳品需求而引进的奶山羊,是否也应纳入陕西奶山羊的历史范畴?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中国乳业俱乐部雷永军说:我们合阳老家就有一个家庭,几乎是世代养羊,有肉羊,也有奶羊。根据他们的说法,到现在至少100多年了。而且可以对外租奶羊。就是谁家有老人,或者生孩子没有奶,给他们家送点粮食,就把羊租借给他们半年,然后还回来。因此,陕西养奶羊的历史应该是数千年没有断续的。只是这些文字资料很少有学者、专家写出来发在互联网。因此互联网摘取的文字资料就会偏颇。

为探寻奶山羊的起源,我曾走访三原、阎良、泾阳、高陵等地,与多位奶业前辈交流,最终将目光聚焦于高陵的通远。

通远街道,现属高陵区,古称“通远坊”,意为通向远方。清朝时期,此地建有天主教堂,成为西北地区教务活动中心,得名“通远”。这里曾是中国西北地区的天主教传教中心,被誉为“西北母堂”、“东方小罗马”。据说,在世界地图上可以找到通远,却找不到高陵,足见其在宗教史上的地位。在陕西的教堂里,通远是最早的,下来逐步传布到各地,包括西北地区。

  陕西最早从国外引进奶山羊是不是17世纪?

1627年,德国耶稣会传教士汤若望(Johann Adam Schall von Bell)在陕西三原县鲁桥镇与明代科学家王徵合作,建造了中国第一座西式天文观测台,并从事科学翻译工作。这一历史事件有明确记载(见《王徵全集》《汤若望传》等)。我们不妨思考,传教士是否也有可能引入奶山羊?明代后期至清代,欧洲传教士常将西方动植物引入中国以满足生活需求。例如,利玛窦曾带入葡萄酒、钟表等物品,清初传教士亦引进过奶牛(北京宫廷牧场)。汤若望作为长期驻华者,确有动机携带欧洲牲畜(如奶山羊)以解决饮奶问题。尽管目前尚无直接证据证明汤若望在17世纪将奶山羊引入陕西,但从历史背景来看,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

在通远街道的天主教堂里,一个年龄稍大的老者看我在观看他们教堂的展牌,就询问我是哪里的。我两就开始聊天,我问他这个展牌上介绍说你们教堂饲养奶牛,那养过奶山羊吗?这位老者马上就说,肯定是养过的,过去最早的就是养羊,挤出来的奶喝不完,就会做成炼乳存放起来。奶山羊生的小羊也分发给周围的村民养。七几年的时候,高陵县曾有过一个乳品厂,就收奶农的奶。后来经营不善关门了,不收奶了,农民就不再养羊了。

据乳业前辈回忆,20世纪陕西奶山羊养殖最早起源应该是三原县。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德国在三原城隍庙后建立教堂,地址即为北峰村,教堂至今仍存。意大利传教士从意大利引进奶山羊,最初自养自用,后逐渐扩展至周边村庄,由农民饲养。教堂羊奶产量增多后,开始制作炼乳出售。一位山东籍中国传教士负责炼乳制作,甚至尝试将炼乳干燥成干炼乳,成为奶粉的雏形。解放前,教堂事务不受地方政府干预;1955年公私合营后,炼乳作坊转为三原副食厂,后一度停产,1974年恢复生产。后来的美乐公司也是全省知名的羊乳企业,三原的康尔健乳品有限责任公司是1999建厂,现在也是三原县羊乳产业的骨干企业。

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奶山羊的引进。

1932年,中国从加拿大引进萨能奶山羊,最初饲养于河北保定。1937年抗战爆发后,晏阳初将羊群转移至西安,并最终安置于西北农学院畜牧场。在校长辛树帜支持下,刘荫武教授主持“以羊代牛”计划,引进瑞士萨能奶山羊32只(首批引种记录见于《西北农学院院刊》1938年第2期)。在艰苦条件下,刘教授亲力亲为参与饲养、挤奶、记录等工作,使羊群得以保存。这些萨能奶山羊与本地羊种杂交,培育出更适应关中气候的“关中奶山羊”,成为陕西奶山羊产业的基石。

供稿:陕西省乳品安全生产协会副秘书长王伟民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