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陕西 各地

改建1.15万公里村组路 安康60亿交通扶贫解决群众出行问题

西部网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西部网安康讯(记者 毛明博)在今天(5月7日)召开的安康市“打赢脱贫攻坚战 决胜小康新时代”新闻发布会上,市交通运输局局长江家安向媒体亮出了交通系统的扶贫的成绩单。

江家安说,在脱贫攻坚战中,安康市交通运输部门狠抓通组公路建设、“油返砂”整治和建制村通客车工作,大力补齐“畅返不畅” “通返不通”等短板弱项,将群众对“要致富、先修路”和“农村公路高质量通行”的诉求相结合,统筹推进,重点突破,通过提升改造、因路施策、政策激励等措施,农村公路实现了由“线”成“网”、由“窄”变“宽”、由“通”变“畅”,运输能力、运输效率和服务水平等均实现历史性突破。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安康市已累计完成交通扶贫投资60亿元,全市新改建村组道路1.15万公里,公路总里程达2.45万公里,人均公路网密度全省第一,彻底解决了300万群众出行难题。全市139个镇(办)1772个行政村(社区)提前实现100%通沥青(水泥)路、通客车目标,改变了秦巴山区“羊肠小道泥巴路,肩挑背驮一身灰”的历史,实现了“出门水泥路,抬脚上客车”的梦想。

在做好基础建设等工作外,安康市交通运输系统还通过政府引导、企业带动、群众参与,实现行业发展和贫困户脱贫双赢,以交通扶贫带动贫困户脱贫,走出了良性循环的发展之路。石泉县推行农村公路“一长四员”机制,镇坪县实行“养护公司+精准脱贫”,汉滨区力推“公益性岗位+贫困户+公路养护”村级公路养护管理模式,吸纳公路沿线贫困户积极参与村道养护,既解决了贫困户稳定就业又提高了农村道路养护质量。全市1万余名在册贫困人口通过“交通+”模式,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和稳定增收,为山区群众脱贫致富贡献了交通力量。

“路通了,交流多了,经济就搞活了。”为实现群众通过交通稳定增收,安康市交通运输部门始终把高度关切群众出行需求作为工作重点,致力加快推进城乡运管一体化建设,开通了县域之间、乡镇之间和村与村之间的网状式客运线路,切实提高城乡客运覆盖深度和广度。目前,安康市城乡公交通达县城周边55个乡镇、370个行政村,县城周边20公里以内主要乡镇覆盖率达82%,受益群众达120余万人。“逐步解决了群众出行难、费用高问题,真正让群众得到了方便和实惠。”江家安说。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