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陕西 社会

征集令---寻找“郑和船队的后裔”

新浪陕西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值此第六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召开之际,2022年8月17日,中国郑和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孙治国一行,来到西安大学习巷清真寺,探寻郑和下西洋船队的故事,寻找“郑和船队的后裔”活动启航。

孙治国说,明朝航海家郑和,率领约三万船员,登上宝船驶向世界,浩浩荡荡开启了世界的大航海时代,让中国航海的步伐,足足比欧洲早了半个多世纪。希望通过寻找“郑和船队的后裔”活动,向全球发出寻找“郑和以及郑和船队船员们的后代”的征集令,通过寻人,还原当年“郑和船队谱系”,为深入研究郑和史以及中国外交、海洋发展史,提供更多的素材。

大学习巷清真寺毛坤阿訇介绍,寺中最为著名的石碑,即位于南碑亭的明嘉靖二年所立的“重修清净寺碑”。根据碑文记载,著名航海家郑和在明永乐十一年(公元 1413 年)第四次航海前,来到西安寻求精通阿拉伯语及了解阿拉伯各国情况的翻译和顾问,寺中掌教哈三聪敏好学,精通阿拉伯语和波斯语,经严格选拔,被聘为下西洋使团的“总翻译”和宗教顾问、船队伊玛目,经奏准,随郑和第四次下西洋。哈三协助郑和出色地完成了第四次出使西洋的任务,为宣扬明朝的国威,加强中国与西洋各国的友好交往和贸易往来做出了重要贡献。为此,郑和回国后,奏请明成祖重修了大学习巷清真寺。目前,我国记载郑和下西洋的资料稀缺,有关碑记也仅此一处,所以此碑又被称为“郑和碑”。

陕西和西安曾孕育和见证古丝绸之路的辉煌,今天作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和向西开放前沿,正以崭新的姿态拥抱世界。

著名海洋史学者、海洋出版社原副总编辑、编审刘义杰讲,郑和七下西洋,历时二十八年,到访过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云帆高张,纵横万里。参加郑和下西洋的各色人等多达数万人众,他们来自全国各个地区,承担着各自不同的角色。他们大多虽籍籍无名,但雪泥鸿爪,如哈三(西安)那样留下过自己的印迹。寻找郑和七下西洋船队的后裔,或许能为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为历史添补绚丽的色彩。

南京古船专家赵志刚教授,对郑和航海的宝船及宝船船队有较为深入的研究,成果丰硕。

针对本次寻找活动,其介绍,“郑和后裔”据了解现在有三支,分别为云南、泰国清迈、南京,三地总人数约500人左右。

郑和嫡系郑恩来(郑和哥哥的长子)及其两个儿子郑万显、郑庭显一脉后人似在云南,希望这次寻访活动厘清源流脉络,彻底解决“正宗”后裔之争。

郑和船队船员的后裔,人数众多。主要在中国国内江苏、安徽、江西、福建、浙江、广东、山东等地。海外散布在郑和船队曾经航行过的沿途各地……东南亚、印度洋周边国家、非洲东部沿岸、澳洲、美洲等。

这些船队船员的后裔留下的生物基因确认比较困难。600年的时间,他们融入外国文化的后人早已不会说中文,但是仍有文化基因可以帮助确认。

中西文献的比较也可以理清郑和船队的航迹。地图文化、马匹文化、制陶工艺、稻作农耕文化、植物交流、民俗货币、锦旗文化、明代文物等等仍然有迹可循。

江苏省郑和研究会副理事长、太仓市文联原主席汪放介绍,肯尼亚麻林地帕泰岛存有郑和船队后裔。

世纪之交,中国记者范春歌孤身一人全球首次“重走郑和路”,抵达郑和船队远航终极地非洲东海岸——肯尼亚麻林地市帕泰岛。岛上居民告诉她,他们的祖上很久很久之前遇海难漂泊到此定居。代代相传,告诫子孙他们是中国人。据范春歌拍摄的照片,当地的坟墓上多镶嵌有明初青花瓷盘或瓷片。

2004年7月11日,香港凤凰电视台与太仓市人民政府联合展开“凤凰号下西洋”电视行动。2005年3月中旬,汪放先生作为主要策划人之一,随队赴肯尼亚蒙巴沙港迎接“凤凰号”抵达。其间,汪放先生言及周边的麻林地市帕泰岛居住有郑和船队后裔。凤凰台当即决定第二天上岛采访。后经中国国家教育部特批,安排当地女中学生夏瑞芙毕业后来华留学。

2005年7月9日,已改用汪放先生所取中国名“郑华“的夏瑞芙在全国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大型综艺晚会上,夏瑞芙登台用中文向全世界宣告:“我是中国人!我回家了!”。对此,全球有200多家媒体作了报道。

2023年将是中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10周年。中国和相关国家一道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取得实打实、沉甸甸的成就,沿线基础设施“硬联通”扎实推进,规则标准“软联通”亮点纷呈,互鉴互助“心联通”持续深入,朋友圈不断扩大,共建“一带一路”成为深受欢迎的全球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中心,展现出愈加旺盛的生命力、愈加强劲的吸引力。

希望通过本次活动,面向全球开启征集通道:

征集郑和以及郑和船员的后代们的信息!

如果您是我们要找的人,如果您身边有我们正在找的人,请您第一时间跟我们联系。

报名内容:1、简短文字说明+联系方式

2、简短视频+联系方式

联系方式:1、您可以后台留言

2、请将您的资料发至邮箱:zhenghe711@163.com

让我们启动全球热搜,把英雄的后代们找出来,倾听他们的故事,通过历史,践行新时代的丝路精神!

希望郑和的“和谐、友好”的理念引领中国走向世界,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和中华文化,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

(来源:三亚公共外交研究院)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