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陕西 西安

“15分钟健身圈” 让西安百姓与健身场所更近了

新浪陕西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西部网讯(记者 肖阳熠)大城市寸土寸金,怎样能让老百姓从家里步行或骑行不超过15分钟,便可以到达体育活动场地。针对打造“15分钟健身圈”这一惠民工程,11月14日,西安市召开“15分钟健身圈”工作推进会,加快推进此项惠民工程,完成到2021年全市全面建成“15分钟健身圈”的目标。

西安主城区首个全民健身园区亮相

国务院近日印发的《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中明确指出,为不同人群提供针对性的运动健身方案或运动指导服务,努力打造百姓身边健身组织和“15分钟健身圈”,推进公共体育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开放。

在我国,全民健身路径几乎都是建在小区、公园,其中大部分属于健身场所。相关部门极力主导学校体育场馆和所有公共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进而更好地实现现有存量场馆开放和新的场地建设问题。为了更好地打造“15分钟健身圈”,近日,西安主城区首个集智能健身步道、智慧器材设施于一体的全民健身园区——长乐公园全民健身园区正式亮相。

位于西安市碑林区的长乐公园全民健身园区,地处核心区域,园区规划建设了5个健身区域,占地面积约4500平方米,将体育健身场地和生态园林环境巧妙地融为一体,将其打造成群众身边的森林式健身场所,并选择安装了智能塑胶健身步道、第二代智慧健身路径等新型健身设施和器材。

据统计,长乐公园全民健身园区日均人流量在6千人次以上,节假日高峰期突破1.5万人次,极大缓解了周边社区、企事业单位近10万群众的健身需求。同时,满足了“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提出的“在城市社区,居民从居住地步行或骑行不超过15分钟范围内,有可供开展健步走、广场舞、球类运动等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场地设施”这一需求。

“15分钟健身圈”让百姓健身更便利

近年来,在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之际,西安市委、市政府打造“15分钟便民服务圈”提升人居环境的重要民生工程,这也是西安市承办第十四届全运会,加快推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重要举措。经过不断发展,古城群众身边的体育组织不断健全,体育赛事活动丰富多彩,体育健身指导服务日趋完善,健身设施的数量得到大幅增加,类型多种多样。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15分钟健身圈”建设的不断完善。

今年,西安市共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140个、社区全民健身路径60个、室内健身房5个、多功能运动场10个(笼式足球场3个、笼式篮球场7个)、全民健身园区4个(港务区陆港运动公园、碑林区长乐公园、浐灞生态区桃花潭公园、高新区沣惠渠绿道)。

按照《全民健身计划》和“15分钟健身圈”要求,距离“到2020年人均体育面积达到2平米”还存在一定差距。因此,如何尽早在西安实现“15分钟健身圈”,让古城老百姓更加便捷的健身,西安市体育局副局长邵芳提出了建议,“西安城区寸土寸金,我们需要因地制宜,打造多样化、小型化场所。”而碑林区文化和旅游体育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利用老旧厂房在火炬路打造了精品全民健身场所——碑林区全民健身基地,将碑林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水平,更好地满足了周边社区、企事业单位群众的健身需求。

西安市“15分钟健身圈”工作推进会期间,西安市副市长强晓安通过实地观摩,并与相关区县负责人进行座谈交流,研究部署全面推进“15分钟健身圈”建设工作。强晓安强调,科学规划和打造“15分钟健身圈”,是全面推进全民健身事业,实现全面小康的重要基础。要把打造“15分钟健身圈”与西安市承办十四运会、健康西安建设等工作相结合,充分对照各项指标要求,统筹规划,整体推进,努力提升市民幸福指数,积极推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