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高祖李渊重孙墓壁画完成第一阶段修复

三秦都市报
关注
8月1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该院利用新科技、新技术,对唐代贵族李道坚墓葬壁画展开了修复保护,目前已经完成了第一阶段修复。新修复的壁画线条流畅、栩栩如生,反映了大唐盛世的包容与开放。
为研究唐代绘画史 提供重要资料
据了解,李道坚墓位于唐高祖献陵陪葬区的范围内,是一座长斜坡墓道单室砖墓。墓志显示,这座贵族墓葬主人是唐高祖李渊重孙李道坚,曾经担任宗正卿等重要职位,掌管宗族、司法和外交等各类事务。李道坚墓因多次被盗,仅在第二天井下壁龛内出土一批陶俑,陶俑中有较多的骆驼俑,另在甬道口出土墓志一盒。该墓壁画虽经多次被盗及水浸,部分壁画脱落,但是残余内容仍十分丰富,墓道内有昆仑奴、侍从、羽人驭青龙及白虎等,墓室内部东壁为乐舞图,北壁有双鹤屏风、昆仑奴牵牛屏风;西壁为六扇山水屏风;南壁有卧狮屏风。
“壁画线条流畅、工艺复杂、画工精美,内容有歌舞、山水、奇珍异兽等,生动反映了唐代贵族的生活场景和丝路风情。”据考古专家介绍,李道坚墓壁画内容丰富,题材独特,其六条屏山水壁画为目前发现的唐代纪年墓中最早的山水屏风壁画,每屏都是独立的画面,其山水景致的构图互不相连,有五屏描绘的是迎面而来突兀而起的崇山峻岭,以高远构图为主,在山石结构、墨线勾勒、水墨皴染、淡彩渲染等多方面反映了盛唐后期水墨山水画的基本面貌,为研究唐代绘画史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实物资料。
计算机模拟复原技术
助力壁画修复
由于墓葬遭到盗扰和破坏,墓中壁画严重的错位和断裂情况,修复难度比较大。为了加强修复后壁画的稳定性,除了用传统材料对壁画背面进行加固,文保人员还在修复过程中研发和试验了专门针对壁画白灰层加固的新型材料。“我们联合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一起来研发纳米氢氧化钙材料,在这个项目中我们选了一些小的残块样品,进行了材料的应用试验和材料的后续研究,也证明了这个材料(纳米氢氧化钙材料)在壁画的加固上是有一定作用的。”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严静说,新修复的壁画位于墓葬甬道的东西两侧,由文官形象和仕女形象组成。目前,壁画修复第一阶段已经完成,后续还将通过模拟复原技术对壁画残损部分进行填补。
“我们联合了计算机专业的专家,用计算机模拟复原技术对壁画缺失的地方进行修复,为文物美学和文物后续的展览考虑,让壁画看起来更协调更好看。”严静表示,通过李道坚墓道壁画修复,为后续相关壁画的保护和修复提供了材料和技术的支持,对唐代壁画艺术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也为唐代的历史文化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本报记者 赵争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