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举行 展示创新创业改革成果250项

新浪陕西城市频道
关注12月11日上午,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在西北工业大学长安校区拉开帷幕。来自全国258所高校的900余名师生采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学术研讨、创新创业项目改革成果展示、创新项目推荐等形式开展交流展示。

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在西北工业大学长安校区启动。
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简称“大创年会”)是由教育部发起和主办,依托“国创计划”开展的一项重要年度性展示交流活动,是全国高校本科教学改革中覆盖面最广、影响力最大、学生参与最多、水平最高的盛会之一。其目的是进一步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加强高校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为学生搭建创新创业交流展示平台,展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成果,促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和文化建设。自2007年教育部启动“国创计划”以来,已累计资助30多万个项目,支持经费达51亿元,覆盖了所有学科门类,吸引了千所高校,超过123万学生参与。

西北工业大学党委副书记、“国创计划”专家组副组长万小朋致辞
西北工业大学党委副书记、“国创计划”专家组副组长万小朋在启动仪式上说,多年来,西北工业大学通过不断加大对创新创业项目的保障和规范管理,为学生提供专业化能力训练、科研训练和创业训练,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着力培养具有家国情怀、追求卓越、引领未来的领军人物。“希望通过本次年会,更好地促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和发展,为促进创新型国家建设,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信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参会参展人员交流探讨
据了解,本届年会共收到部属高校和地方教育主管部门推荐项目847项,其中,学术论文368篇,经验交流项目367项,创业推介项目112项。
经过前期推荐报送、专家评审,最终遴选出学术论文199篇,改革成果展示项目250项,创业推介项目65项,参与年会交流。其中学术论文和创业项目将以答辩形式进行展示,改革成果展示项目将以实物展出和展板展示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呈现。

在创新创业项目改革成果展示现场,云南大学团队带来了“安道”穿戴式智能设备。
在创新创业项目改革成果展示现场,来自云南大学2018级印地语专业的唐榕带来了他们团队的创新成果——“安道”穿戴式智能设备。唐榕告诉记者,针对云南大学生态学专业户外科考和生物多样性科研需求,定制开发了适用于云南山区环境的穿戴式科考套装。“这套设备包括头盔、背心、智能微型芯片等,可以帮助户外科研人员进行安全辅助,比如道路安全避障提醒,摔倒后缓冲保护等。而随着产品的不断完善,我们这套设备还能用于城市交通安全、矿井下作业、户外探险等领域。”

西北工业大学团队现场展示的多功能情感陪护机器人
在展览现场的另一侧,来自西北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吴涛和他的团队成员展示的一款形似兔子的机器人,吸引了不少人驻足询问。
“这是一款基于语音识别和文本情感分析的多功能情感陪护机器人。”吴涛向记者介绍,这款机器人外形参考了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玉兔形象,并融入中国传统元素,使机器人外形更加圆润美观。同时,拥有语音交互系统、情感分析系统、智能对话系统和辅助心灵功能。“可用于疫情隔离人员、幼儿、老人的情感抚慰和心理疏导。”

创业推介项目答辩
“展出的许多项目都对我们未来的创新设计很有启发与帮助。”西北工业大学电子信息专业大二学生李常定告诉记者,任何创新产品都要立足市场和实际,从实际出发,研究设计出更具有实用性的产品。“未来我们在参加创新创业项目时,要抓住社会需求,关注社会热点,以市场实际为导向,创新设计出可以解决实际问题的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