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陕西 西安

登上百年剧社舞台 感受秦腔别样之美 留学生们“入戏”了

西安发布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西安发布讯 4月28日下午,“世界中文日 感受秦腔之美”——留学生走进百年易俗社体验之旅活动在西安易俗社举行。来自韩国、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法国、阿根廷、委内瑞拉的16位留学生登上了易俗社的舞台,在多位专业演员的指导下,学秦腔表演,感受传统文化艺术魅力。

了解秦腔从化妆开始

本次活动由西安市委宣传部指导,西安报业传媒集团、西安易俗社主办,西安外国语大学协办,是西安外籍人士、留学生“走读西安”“城市漫游”系列文化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

体验秦腔从化妆开始。留学生们首先来到易俗社明亮的化妆间,化妆师要为他们扮上正宗的戏妆。来自韩国的女留学生金美花要扮成秦腔经典剧目《火焰驹》中的小姐黄桂英,塔吉克斯坦的留学生米娜则扮演她的丫环芸香,同学关系来了“大反转”,也挺有趣。来自韩国的男生郭载薰要扮成威风凛凛的赵子龙,来自阿根廷的帅小伙李宏宇要变成秦腔经典《三滴血》中的文质彬彬的书生李遇春。打底色、上红、定妆、上胭脂、画五官、包头……一个妆容需要十几道工序,近一个小时,每一道工序都一丝不苟。化好妆,再穿戏服,“黄桂英”艳红的装扮高贵优雅高,“芸香”身着蓝花袄裙调皮可爱。韩国小伙郭载薰扎上大靠,显得十分英武,他说:“赵子龙是很有名的英雄,武功厉害!”

另外十多位留学生也没闲着,要么围着化妆师看他们巧手装扮,要么拿着手机拍摄、直播,显得十分兴奋。留学生们表示,之前没有接触过秦腔,感觉从化妆开始,秦腔就让自己大开眼界,这种传统艺术非常精细与独特。

全场齐唱“祖籍陕西韩城县”

化好了妆就可以体验表演啦。当留学生们走进易俗社剧场时,易俗社社长、著名秦腔表演艺术家惠敏莉已在那里热情地迎接了。首先欣赏易俗社专业演员的表演。在欢快的秦腔音乐声中,两位女演员表演了折子戏《挂画》的精彩片段,高难度的椅子功、手帕功表演令人叹服,看着一方手帕在演员手中翩翩飞舞、收放自如,留学生们不由鼓起掌来。而秦腔《天女散花》表演时,演员舞动的彩带如云雾缭绕,似彩蝶翻飞。惠社长登台,清唱《三滴血》中的知名唱段,更是引来掌声一片。

专业演员的精彩表演,让台下的留学生们跃跃欲试。在惠社长的鼓励下和邀请下,所有留学生都换上戏装,跑上舞台,跟着专业演员摆手势、展身段、舞水袖、挥马鞭,一招一式,用心体验,兴奋不已。“秦腔太美了,妆容、服装、动作、表演,都让我着迷。”乌兹别克斯坦的留学生王兰说。最后大家在台上齐唱“祖籍陕西韩城县”,高亢的秦音让现场气氛达到了高潮。

感受百年剧社文化魅力

西安易俗社与莫斯科大剧院和英国皇家剧院并称为世界艺坛三大古老剧社,1924年鲁迅先生来西安讲学时,曾到易俗社看戏,并为剧社题匾“古调独弹”,使这里成为古城著名的文化地标。本次体验活动还安排了留学生们参观百年易俗社博物馆,当他们了解到易俗社的不凡历史和辉煌成就,不由心生感慨。在剧目展示区,有韩国的留学生了解了秦腔《看女》的剧情后说,如何处理好家庭关系,在韩国也是一个话题,这部戏的意义也是跨国界的。博物馆里众多的体验项目令留学生们驻足,通过3D设备看精彩秦腔片段、利用数码技术变换戏装都让他们笑声不断。

在秦腔艺术博物馆里,留学生们深切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戏曲艺术的深厚底蕴,以及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文化魅力。易俗社文化街区是千年古都西安发扬秦腔艺术、展示城市魅力的重要窗口和城市新名片,留学生们对街区展现出的上世纪的西安场景表现出浓厚兴趣,在“东邦哥”家、在“街头电话亭”里合影都是“打卡项目”。

此次体验活动还进行了海内外直播,将每一个环节里的精彩场面分享给巴基斯坦、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德国、美国、澳大利亚、日本、意大利、坦桑尼亚、西班牙等十多国家的海外学生,让他们在“云端”了解千年古都的历史文化,感受秦腔的博大与魅力。

文: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肖海波 王维佳图:记者 尚洪涛视频:王向军 王俊淇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