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陕西 西安

司徒小镇:“铁花”飞溅 “打”开文旅致富门

新浪陕西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在山西晋城,有这样一个小镇,靠着“打铁花”闻名遐迩,将晋城的春节民俗升级为文化演出,并且不断迭代,从非遗技艺、实景演出到文旅产业,再到荣获吉尼斯世界纪录,创造了一个像“铁花”一样绚丽的传奇故事——这就是司徒小镇。

晋城本地曲艺社的脱口秀有个著名的段子,说一个河南自驾游客到了晋城问路:“请问那个会‘打铁花’的地方怎么走?”晋城人说:“大阳古镇、砥洎城、湘峪古堡、郭峪古堡,俺全晋城人都会。您到底问哪圪垯?”河南游客就说:“就是最会打的,上了吉尼斯纪录的。”

司徒小镇的“打铁花”表演是山西省晋城市最具代表性的国家级非遗文化项目之一,其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最初是冶铁工匠的祭祀活动,后发展为趋吉避邪祈福的民间艺术。表演时,匠人将1600℃的高温铁水抛向空中,用木板击打,形成“火树银花落,万点星辰开”的壮丽景象。司徒村原以打铁为生,随着传统铁器需求减少,2007年村党支部书记周小明带领村民转型旅游业,将“打铁花”从春节民俗升级为常态化演出。2015年首场表演一炮而红,游客量逐年攀升,春节期间单日游客最高暴增至15万人次。

其后,司徒小镇看准发展趋势,创排大型山水实景剧《千年铁魂》,“火树银花”融入现代声、光、电技术,加上舞蹈和故事情节,形成“非遗+科技+艺术”的复合体验,展现煤铁之乡晋城“九头十八匠”的工匠精神与煤铁文化。这是升级版的2.0版本。

再其后,司徒小镇村民自编自导剧目《又见老山西》等民俗文化演出,带动约200名村民转型演员,累计培训千余名打铁花艺人,技艺甚至输出至湖南、江苏等地,形成“卖文化”新模式。

司徒村也从一个矿渣山村改造成一个综合性景区,陆续开发了开心农场、明清仿古街巷“六尺巷”、美食街等项目,形成“吃住行游购娱”全产业链,年均游客量达数十万。景区获评“山西省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特色商业街”等称号。这是迭代后的3.0版本。

2024年4月,司徒小镇108位打铁匠人共同完成“最大规模打铁花表演”,成为首个获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的团队。

就这样,“打铁花”成了晋城的一张文化名片。

司徒小镇还很熟悉互联网时代的营销方式。通过短视频平台宣传,以司徒小镇“喊你吃早餐”“报销高速费”“免费送羊汤”等接地气策略吸引游客,同时向网红博主颁发“荣誉村民”证书,扩大传播影响力。

谁能想到,司徒小镇的前身就是一座矿渣山呢?通过“打铁花”这一非遗技艺,司徒小镇成功将传统民俗转化为文旅产业驱动力,既保护了文化遗产,又推动了乡村振兴。实现了文化传承、经济增长与生态改善的三重目标。打造了一个非遗文化的创新活化、文旅融合的战略布局、村民参与的共富模式。(来源:黄河新闻网)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