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企业家呼吁“圆测回乡”

新浪陕西
关注一位新罗高僧的遗址在中国成为了世界文化遗产,而他的事迹却不被太多人知晓。这位新罗高僧自15岁来到中国,直到84岁圆寂,就再也没有回到他的家乡——韩国庆州市,这也成为他终生的遗憾。这位新罗高僧就是圆测法师。
今年下旬,亚太经合组织(APEC)峰会将在韩国庆州市举办。7月1日,西北三省韩中企业协会会长孔明、韩国《每日经济频道》代表理事(CEO)金京度率韩国企业家代表团一行十余人,专程赴西安兴教寺参访圆测法师舍利塔,缅怀这位新罗高僧对中韩文化交流的深远贡献,同时呼吁:希望韩中两国有关方面能采取某种形式,让圆测法师在千年之后能够“魂归故里”。

圆测法师(613–696),出身新罗王族,今韩国庆州人。自幼出家,15岁赴唐都长安,师从法常、僧辩等高僧,精通汉语、梵文等六种语言,数十年研究佛法,终成一代高僧。在玄奘法师印度求法归国后,圆测法师又拜师玄奘,成为他的著名弟子。在法相唯识学领域成就卓著,也是《成唯识论疏》《解深密经疏》等重要著作的撰述者,成为著名的“西明寺大德”。
玄奘法师对圆测法师非常尊敬,称其为“测公”。武则天则尊他为国师。新罗神文王曾几次促请圆测归国,都被武则天婉拒。韩国汉文学鼻祖崔致远曾专门撰写圆测传记以盛赞其功德。
公元696年,圆测法师圆寂于中国,终生未能返回家乡庆州。其舍利与玄奘法师、窥基法师相继安奉于兴教寺,分别放置在三座舍利塔下,并称为“兴教寺塔”。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多哈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兴教寺塔”作为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遗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中的一处遗址点,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在兴教寺,韩国企业家代表团以极其崇敬之心礼敬圆测法师,听取法师的生平介绍、主要成就以及在大唐生活的历史故事。金京度这次是专程从首尔来“看望”圆测法师,他说:“圆测法师的精神和贡献是韩中两国共享的文化财富。此次参访不仅是一次心灵之旅,更是面向未来交流的起点。”孔明表示:“圆测法师是一种精神指引,激励我们不断努力,共同促进韩中友好。”

圆测法师不仅是佛教高僧,更是中韩赓续千年友好的重要纽带。千年之后,这种友好依旧延续。西安市与庆州市已于1994年缔结为友好城市,友好交流不断。在佛教文化交流方面,1998年,韩国庆州佛国寺将韩国国宝级文物——圣德大王神钟的原型复制品赠与兴教寺。2015年,韩国庆尚北道向陕西省赠送了国宝级文物“多宝塔”复制品。多宝塔建于公元751年,是韩国最具代表性的古代塔建筑之一,也坐落在佛国寺内。

据悉,2025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会议将于10月底11月初在圆测法师家乡——韩国庆州举行。这也是APEC会议第一次在庆州举办。千年古都即将迎接顶级峰会,万众瞩目。参访圆测塔的韩国企业家代表团表示,做为友好城市的西安与庆州,若能在此之际,采取某种形式让圆测法师回乡,一来了却了法师魂归故里的千年夙愿,二来也成就了中韩友好交流的又一段佳话。( 雅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