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陕西 西安

西安市教育局发布暑期安全提示

西安发布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7月7日,西安市教育局发布暑期安全提示,从防溺水、交通安全、食品安全、居家安全、出行安全、网络安全、心理健康等多个方面,为家长和学生送上了一份全面且细致的暑期安全指南,帮助孩子们远离各类安全隐患,平安、健康、快乐且收获满满地度过暑假。

戏水有度 严防溺水事故

暑假安全提示指出,炎炎夏日,溺水事故进入多发、高发时段。孩子外出,家长务必做到“四知”——知去向、知同伴、知内容、知归时。对低龄儿童要提高警惕,家中蓄水容器、小区景观池、工地积水坑,都是“深水区”,可能引发溺水事故。

同学们也要提高防溺水意识,谨记防溺水“六不”: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戏水;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戏水;不擅自下水施救,发现有人溺水时,要向周边成年人或拨打报警电话110求救。

今年以来,全国多地极端天气多发,孩子无论是居家或外出,家长都要及时关注各类天气预警信息,尽量避免在恶劣天气外出活动。

如果在外出时遇到暴雨天气,请避开排水井、沟渠和积水处,寻找安全避险场所;遇到紧急情况,请及时拨打110、119等电话求助。

出行守规 保障交通安全

暑假安全提示指出,暑期孩子们外出增多,出行风险增大。家长要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遵守交通规则的好榜样:骑车规范佩戴安全头盔;驾驶机动车要做到不酒驾、不疲劳驾驶、不超速、不超载。

教育孩子外出要遵守交通法规,不闯红灯,不翻越隔离栏,过马路要走斑马线、过街天桥或地下通道。严禁未满12周岁的孩子骑自行车上路,严禁未满16周岁的孩子骑电动自行车上路。

孩子们外出游玩时,在公共场所要关注安全出口,讲秩序、不拥挤,服从指挥,避免踩踏。外出参与有危险性的游玩活动时,家长要全程陪同。

不擅自进入未开发、未对公众开放的自然保护区、无人岛、海滩等地玩耍,不尝试陌生偏僻路线。入住宾馆时,主动了解和掌握应急疏散路线和应急避险知识,遇突发、紧急情况听从现场工作人员引导和指挥。

关注居家 消除安全隐患

暑假安全提示指出,夏季炎热,食物容易腐烂变质,应注意饮食卫生,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不喝生水,防止疾病发生和食物中毒。

不到无证摊点、快餐店、小店购买食品或用餐,不购买“三无”食品。不暴饮暴食,少吃零食,避免食用生、冷的食品;不采食野菜、野果、野生菌等高风险食物。

家长应教育孩子养成良好饮食风气,讲究卫生,做到饭前便后洗手。慢慢吃饭,咀嚼充分,避免养成狼吞虎咽的坏毛病,不偏食,不挑食,合理膳食,促进身体健康。

针对居家安全,家长应教育孩子不玩火,不乱动燃气设备、电器开关和插座;不用湿手触碰电器,电器使用完毕及时断电;不乱拉乱接电线;雷雨天气注意关闭门窗、拔掉电器插头。

教育孩子不攀爬阳台、窗台等危险区域,不在阳台、窗台堆放易坠落物品。妥善保管好药品、消毒剂、尖锐物品、打火机等危险品,防止孩子误食、误触。注意防烫伤、防跌倒。

  网络防范 守护心理健康

暑假期间许多孩子上网时间增多,受网络诈骗的概率增高。家长要加强对孩子的监管指导,适度减少孩子接触电子产品的时间,以防沉迷网络或游戏。

同时,教育孩子“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重点防范冒充公检法、免费送游戏皮肤、加明星QQ等诈骗手段,任何涉及转账的要求一律拒绝,并第一时间联系家长。家长要密切关注孩子游戏账号的注册及充值情况,防止孩子因冲动而打赏主播或过度游戏充值。

假期是增进亲子关系的好时机。针对高考生、中考生,家长应重点关注考后心理状态,引导孩子理性看待考试结果,督促孩子保持规律作息,平稳度过毕业假期。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