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在海勉扶贫协作背景下,我镇坚持“农旅融合、产销一体、抱团作战”的工作思路,通过全镇上下共同努力和扎实有效工作,扶贫协作工作有了新起色,取得了新成效”。近日,新浪网汉中频道以7月31日举行的苏陕扶贫协作品牌推介会暨勉县第一届小龙虾美食节开幕为契机,对勉县周家山镇党委书记姜涛进行专访。
新浪网:姜书记,请您先简单介绍下周家山镇的基本情况。
姜书记:周家山镇位于勉县城东新区,距县城中心区5公里,既是全国重点镇、全国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陕西省重点镇、也是汉中市重点示范镇、勉县循环经济产业园区核心区。全镇面积55平方公里,总人口达38866人。十天高速、阳安铁路、108国道、川陕路等穿境而过,交通便捷,区位优势明显。辖区内投资千万元以上的企业有20余家,投资金额达5亿元。规划面积6平方公里的周家山循环经济产业聚集区和投资1.6亿元,规划面积198亩的勉县小微企业孵化园区建成投产,全镇产业聚集效益进一步增强。
新浪网:您认为特色小龙虾养殖示范基地最终会选择在周家山镇落户的优势有哪些?
姜书记:我认为主要有三方面优势。一是产业基础较好。周家山镇黄沙社区毗邻汉江河,水资源丰富、有着悠久的水产养殖历史,且当地地势平坦、集中连片,便于开发利用。二是区位优势明显。全镇交通路网发达,新108国道、十天高速、纪水路均距离小龙虾基地很近,便于产品物流和产业落地。三是招商引资、营商环境优良,群众对水产养殖积极性高,这为小龙虾养殖基地的落户起到一个很好的保障作用。
新浪网:据了解,勉县中奥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是由苏陕扶贫协作南通工作组、海门工作组招引南通海门企业家孙文荣先生投资建设,中奥公司投资的特色小龙虾养殖示范基地在项目落户周家山镇后,镇政府是否对周家山镇特色小龙虾养殖示范基地有政策扶持,扶持力度有多大?
姜书记:苏陕协作的龙虾项目落地周家山镇,省、市、县、镇都给予了较大的政策和经济扶持。首先,镇政府给该基地已经申报两次苏陕扶贫的有关资金,累计达100万元左右,主要是用于改善项目的基础设施和条件(包括水源、道路等各个方面)。其次,在前期项目落地的时候,从县到镇上,从土地、水利政策等各个方面给予支持和关心,确保项目工作的有序推进;第三,镇政府对这个项目专门成立了一个工作组,用于协调项目落地的外围的环境、保障等各方面的工作。今后,政府还将对该基地采取一些税收政策方面的扶持,推动小龙虾基地做大做强。
新浪网:周家山镇特色小龙虾养殖示范基地来对周家山镇的经济发展、产业脱贫、村民致富的影响?
姜书记:项目地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还是比较明显的。中奥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采取“企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运作模式,紧密贫困户和合作社的利益联结机制,形成了“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产业扶贫大格局,推动全镇“六带示范、一业百户”脱贫工程。创办扶贫车间(基地)10个、社区工厂2个,有效带动338户贫困户可实现“保底收益、务工收入、收益分红、政策性补贴”的四重收益。今后,该企业还要大力推广“稻虾连作”模式,带动社区群众都来掌握这一门技术,积极探索农旅融合、乡村振兴、苏陕扶贫协作等模式,为经济发展再添活力。
新浪网:如何利用小龙虾美食节这一平台,借助海勉协作契机,将周家山镇“乡村旅游”和“产业脱贫”品牌深入推广下去?
姜书记:镇政府对小龙虾产业基地的发展规划都曾经过专题的思考,认真的调研,继而推出“沔水一品龙虾”这样一个苏陕扶贫协作的品牌。未来我镇还要大力的打造“农户+基地+公司+市场”的一个运作模式,吸引更多的群众参与到小龙虾大产业的这样一个可取模式当中。在周家山镇逐步形成“农旅融合、乡村旅游”的目标和方向,真正把“沔水一品龙虾”这个品牌推出汉中,甚至全省,形成一个独特的产业脱贫新模式。
新浪网:蒋玮 郝小芬
全文新浪陕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