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汉语国际教育研究会成功举办中国语言文化国际传播理论和实践学术研讨会

新浪陕西教育频道
关注“中国语言文化国际传播理论和实践国际学术研讨会”在西安翻译学院图书馆多功能报告厅盛大开幕。西安翻译学院校长崔智林、世界汉语教学学会副秘书长杨金成、陕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甘晖、陕西省汉语国际教育研究会会长段建军先后致辞,西安翻译学院副校长王利晓主持开幕式。本次研讨会由世界汉语教学学会、陕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指导,陕西省汉语国际教育研究会主办,西安翻译学院承办。来自中国、埃及、尼泊尔、巴基斯坦、新加坡等多个国家的30余位专家学者就中国语言文化国际传播主题,就传播理论、传播策略、传播路径等重要问题展开线上线下研讨。

崔智林表示,面对“后疫情时代”对国际交流的阻隔,西安翻译学院将始终秉持开放、包容、进取的理念,借助新的技术手段、新的教学模式,继续瞄准国家战略文化需求,加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建设,推动国际中文教育不断发展。同时,介绍了西安翻译学院在汉语国际教育、翻译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建设成果,表达了西安翻译学院在产教融合、教育创新等方面的国际合作愿景。

杨金成副秘书长指出,本次研讨会在疫情期间召开是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学术会议。“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是重要的历史使命,对于我们创新中国语言文化国际传播理论,丰富中国语言文化传播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肯定了陕西省国际中文教育界面对形势的发展变化开展的富有成效的实践探索,肯定了陕西省汉语国际教育研究会通过参与世界汉语教学学会学术资助计划、“汉教讲说”等活动,为学会的发展做出的积极贡献。

甘晖主席指出,此次研讨会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对科技创新提出的“四个面向”新要求,针对中文国际传播重大问题展开研讨,助力中华文化传播推广和文明交流互鉴,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智力支持,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同时,表示陕西省社科联将一如既往地支持陕西省汉语国际教育研究会,发挥社会团体在本省国际中文教育领域的学术引领作用。

段建军会长指出,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中国语言与世界其他国家语言的融合交流更加紧密,加强中外语言文化交流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坚实基础,当世界需要中国和中国需要拥抱世界再度相约,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语言文化传播将开启一个全球语言融合的新时代!同时,还表示研究会继续设立“年度汉语国际教育专项课题研究”项目,常态化举办省内和全国范围内的“国际中文教育技能大赛”,积极支持各高校中外合作专业办学项目等活动。

北京语言大学吴应辉教授、陕西师范大学赵学清教授、西北大学胡宗锋教授、华东师范大学丁安琪教授、外交学院王鹏飞博士、西安翻译学院高丽娟副教授、重庆师范大学雷勇教授、大连海事大学程雨婷老师、西安文理学院董洪杰教授、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吴英成教授、埃及艾因夏姆斯大学Nahed Abdulla Ebrahim教授、巴基斯坦米尔普尔科技大学Sehrish Shafi博士、尼泊尔汉语教师协会Dharm Dev Bhatta博士13位专家学者及青年教师应邀作大会主旨报告。主旨报告环节由西安翻译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院长亢西民、副院长刘杨分别主持。报告围绕“新时代国际中文传播路径”“国际中文教学”“国际中文教师专业能力标准”“国际中文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等主题展开。大会报告主旨鲜明,内容精彩,观点深刻,策略可行,具有很强的学术前瞻性。



研讨会另设三个分会场,与会专家分别围绕“语言文化传播的理论前瞻”“国别区域传播的实践路径”“语言文化传播的微观视阈”三个主题展开交流。会议包括特邀报告与点评两部分,邀请了来自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陕西中医药大学、渭南师范学院、西安石油大学、西安翻译学院等单位的11名国际中文教育领域专家和知名学者参加,为推动国际中文教育的发展建言献策。精彩的特邀报告和深度的交流讨论环节得到了线上线下与会同行和专家的高度评价。

闭幕式上,研讨会各分论坛的专家代表对分论坛的交流讨论情况进行了汇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黄晓英教授、西安翻译学院刘键副教授、西安石油大学王敬艳副教授作为汇报人进行发言。他们纷纷表示,本次研讨会为学术同行交流提供了重要的平台,各位学者专家在分论坛发言不仅议题广泛、思考深入,且极富前瞻性与建设性,集中呈现了当下国内、国际学界的热点、焦点议题,对于国际中文教育领域研究的深化和拓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本次大会的成功举办,感谢西安翻译学院广大师生的大力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