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上半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西安市优良天数同比增加

西安发布
关注7月31日,陕西省生态环境厅举办新闻发布会,介绍2025年上半年全省生态环境质量状况,记者获悉,今年上半年,陕西省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西安市优良天数同比增加,全省河流水质总体保持优。
抬头见彩虹 全省空气质量总体向好
前几天傍晚,西安雨后双彩虹横跨天际,社交平台上“抬头见彩虹”的欣喜刷屏全网。当西安的双彩虹成为朋友圈里的“顶流”,这不仅是气象馈赠,更是全省上下共同治污的成果。
据了解,自开展大气污染治理专项行动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统筹部署下,全省构建起“党政主导、专班推进、部门协同、市县落实、全民参与”的治污格局,蓝天保卫战持续深化。
上半年全省国考10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4.08,同比改善2.9%,六项主要污染物实现“四降二平”,其中PM2.5浓度同比改善3.2%;关中5市表现尤为突出,综合指数4.48,同比改善4.7%,平均优良天数达119天,优良天数较去年同期共增加了46天,平均多了9.2个蓝天,六项主要污染物“五降一平”,其中PM2.5浓度同比改善3.2%。
据省生态环境厅生态环境监测处负责人介绍,今年上半年,全省环境空气质量前3位的城市依次为商洛市、安康市、延安市。
全省10个设区市平均优良天数134.7天,平均优良率为74.4%,同比改善0.2个百分点。优良天数排名前3位的城市依次为安康市、商洛市、汉中市。咸阳市、宝鸡市、渭南市、西安市、铜川市等5个城市优良天数同比有所增加。
碧水悠悠 全省河流水质总体保持优
全省101条河流上开展监测的226个国控、省控断面中,剔除本底影响后,Ⅰ~Ⅲ类优良水质断面216个,占95.6%;Ⅳ~Ⅴ类水质断面9个,占4%;劣Ⅴ类断面1个,占0.4%,水质持续保持优。
重点流域及河流中,黄河中游陕西段水质优,除渭河、延河、无定河及其支流外的14条河流上共33个国控、省控断面中,Ⅰ~Ⅲ类断面占97%,同比持续保持优;其中,黄河干流共6个国控断面2022年至今年上半年水质均达到Ⅱ类及以上,持续保持优。
受今年旱季影响,渭河干流水质良好,共20个国控、省控断面中,Ⅰ~Ⅲ类断面占80%,无劣Ⅴ类断面,同比水质有所下降。渭河支流水质优,渭河33条支流开展监测的52个国控、省控断面中,Ⅰ~Ⅲ类断面占90.4%,无劣Ⅴ类断面,由上年同期的良提升为优。无定河流域共14个、延河流域共8个开展监测的国控、省控断面水质全部达到I~Ⅲ类,持续保持优。
长江流域陕西境内共99个国控、省控断面水质全部达到Ⅱ类及以上,持续保持优,其中汉江、丹江、嘉陵江出境国控断面首次均达到Ⅰ类,是有监测记录以来的最好水平,确保了“一泓清水永续北上”。
此外,全省县级以上地表型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水质稳定达标。10个设区市城市功能区声环境质量全部实现自动监测。
四项措施激活企业治污“内生力”
据了解,陕西省坚持“高质量治标见效与有序治本筑基”双轮驱动,激活企业治污“内生力”。深入推进环保绩效“升级工程”,通过“创A升B减C清D”分类管理,引导企业从“要我治污”转向“我要治污”。目前已有一批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实现排放减量,治污水平迈上新台阶。今年新增B级及以上绩效水平企业43家,全省B级及以上绩效水平企业达到256家。
同时,陕西省打好重点行业“深度治理仗”。全省累计淘汰老旧柴油货车3万余辆,全省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居全国第14位,西安、咸阳、渭南市入选国家第二批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试点城市名单。火电、钢铁、煤炭、焦化等行业企业的清洁运输比例提升到72%。关中统调火电机组耗煤量较去年同期减少226万吨。强力推进钢铁、水泥、焦化行业超低排放改造,从生产工艺、污染治理设施等关键环节突破,推动传统产业向绿色低碳转型。截至2025年6月底,全省钢铁行业82%的产能已完成超低排放改造;水泥熟料行业计划268项改造任务,已经完成110项。同时正在谋划一批治污减排项目,让治理措施更精准、成效更持久。
陕西省打响夏季臭氧防治“攻坚战”。今年“夏防期”,陕西省开展了臭氧污染防治三大专项行动,聚焦低效治污设施、超标排放行为、监管能力短板三大痛点,实施集中整治。通过低效失效设施“清障”、超排偷排行为“亮剑”、监管能力“提质”,为臭氧污染“减负降压”。三大专项行动开展以来,累计排查低效失效设施企业419家;检查超标排放、偷排直排企业890家;督导帮扶1647家企业加强活性炭更换管理、622家企业加强自动监控设施运维管理。
此外,陕西省织密挥发性有机物治理“防护网”,7月以来,省市场监管局联合省生态环境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及西安海关,对关中各市(区)开展含挥发性有机物原辅材料专项联合督导检查。从生产源头到销售终端全链条排查,对不合格产品“零容忍”,让超标材料无处遁形。
蓝天保卫战从来不是“独角戏”,从企业减排到市民绿色出行,全民参与的治污合力持续增强。下一步,陕西省将继续锚定“十四五”目标不松劲,以关中地区为重点深化大气污染治理,同时,提前谋划“十五五”大气污染治理工作,推动全省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高乐

